梁平融媒讯(文/图 记者 谭燕)6月3日,记者从区文化馆了解到,我区梁山灯戏新增一部关注消防安全的剧目《男朋友·蓝朋友》,该剧目于日前获重庆市第九届“安全伴我行”安全文艺创作比赛三等奖。
《男朋友·蓝朋友》主要讲述了开杂货铺的马大爷喜烟嗜酒,却不把防火当一回事,乱扔烟头导致家里发生火灾,与马大娘两人手足无措时,在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并且是学校消防志愿者的聋哑残疾人孙女小马正好放假回家,借来灭火器、拨打“119”,与“蓝朋友”消防救援队员一起扑灭了火灾。最后,马大爷也醒悟过来,希望加入消防志愿者队伍,做孙女的“代言人”。
近日,梁平影剧院,梁山灯戏《男朋友·蓝朋友》精彩上演。
该剧结合梁平消防救援支队“青蓝三进三走”,通过梁山灯戏“嬉戏闹”“扭拽跳”独特的艺术形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传播安全理念,助力“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营造。
“我们从去年8月开始筹备,剧本反复修改了十几稿,9月进入排练,经过两个多月的打磨,于11月上旬正式上演,与观众见面。”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剧名《男朋友·蓝朋友》来源于剧中马大爷和马大娘以为来救火的消防员是孙女的男朋友,但其实说的是“蓝朋友”,既增加了笑点,又强调了消防员是大家共同值得信赖的好朋友。
同时,马大爷从轻视消防到希望成为消防志愿者的前后转变,进一步呼吁大家要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及防控能力;孙女聋哑残疾人和消防志愿者的双重身份,也表明消防安全宣传不断扩大覆盖面,关注特殊群体,努力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近日,梁平影剧院,梁山灯戏《男朋友·蓝朋友》精彩上演。
据了解,梁山灯戏是梁平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起源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流传并影响了长江中上游12个省、数百个县,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山灯戏表演多采用方言,唱词通俗自然,多具口语性台词和嬉闹性情节,极富生活气息,代表剧目有《招女婿》《卖驴》《三个和尚》《刻舟求剑》等。
近年来,我区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水平为目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乡村”、公益培训班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有效促进梁山灯戏等非遗项目的文艺创作、守正创新,积极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每年至少创作两个梁山灯戏剧目,目前共有40余个剧目。”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加大对梁山灯戏的传承力度,引导传承人以老带新,着力培养新人、激发创作热情,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活态传承。
编辑 刘媛
审核 曾钰洪
编委 李春燕
欢迎广大市民提供新闻线索,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务必确保新闻真实性。投稿邮箱:lpsjb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