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旅品质 绘就文旅画卷
陈圣忠
7月5日,“绿色中国·和美梁平”第四届明月山生态旅游文化节在梁平区举行,标志着梁平旅游业迎来了又一次大好的发展契机。抓住机遇,利用本地独具特色的优质生态环境、自然文化资源以及多元化的产业优势,助力梁平旅游产业化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擦亮旅游底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清水秀、鱼翔浅底,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空气清爽、气候宜人,不仅增加了景致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层次感,而且让游人在休闲中尽情享受大自然之美,这正是生态美的魅力所在。实践证明,只有真正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保护好自然环境,为旅游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为旅游增彩添色。风景如画的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矿山变景区的百里竹海猎神村是梁平湿地生态修复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保护、利用湿地的典范。梁平的美好生态吸引了大量游客,让他们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态美景,也促进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2024年上半年,全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6亿元。筑巢引凤,美巢引客,生态环境变美了,游客就多了,老百姓的收益也就提高了。
挖掘独特资源,突出文化润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在旅游过程中,自然之美仅是视觉上的赏心悦目,而旅游的最佳境界是心动、心悟。只有融入了文化内涵的景观,才具有真正的魅力。梁平积极探索“非遗+节会”“非遗+旅游”“非遗+产业”等发展模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揭开神秘面纱,为传统节日与群众假期生活增添文化靓色,有力推动旅游市场快速升温。让众多的游客慕名而至,感受梁平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实现文旅融合的目标。2024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716.7万人次,为旅游业润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润旅、以文助旅,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无疑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
多元发展产业,推动文旅出色。旅游产业涉及娱乐、餐饮、交通、商贸、工业、农业、建筑等产业,是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她既有独立性,又具有兼容性,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相互影响。产业多元化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梁平注重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做靓“国际湿地城市、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三张名片的基础上,同步打造低空之城,通过整合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夯土民居等特色资源,打造了万石耕春、唐家坡印象、中华柚海等一系列“网红打卡地”,延伸了农事体验游、果蔬采摘游等旅游产品,有力推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梁平还成功打造了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如曲水李子园、铁门小白水、复平黑天池等,竹山镇猎神村更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渔米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产业多元化拓宽了旅游市场,扩大了旅游规模,吸引了众多客源。
好风凭借力,旅游正当时。梁平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挖掘独特文化,多元发展产业,旅游产业化发展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作者系梁平职教中心退休教师)
编辑 刘媛
审核 曾钰洪
编委 李春燕
欢迎广大市民提供新闻线索,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务必确保新闻真实性。投稿邮箱:lpsjb20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