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投稿:lpsjb2006@163.com 联系电话:023-53223076 广告咨询 法律顾问
位置:
首页 详情

珠璧经纬——川渝民间手工艺调研活动走进梁平

蒋盛 05-25 15:27


梁平融媒讯(文/图 记者 谢清城)5月24日,由中国民协主办,重庆市文联、四川省文联、重庆市民协、四川省民协联合承办的 “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珠璧经纬——川渝民间手工艺调研活动走进梁平,2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调研组来梁探寻和研究我区民间工艺的文化基因、师承渊源、分布特征、发展前景等状况,为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学理支持。

5月24日,梁平流芳工艺竹帘厂,调研组一行查看梁平竹帘成品。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梁平流芳工艺竹帘厂、区实验小学、梁平博物馆、西大实中、三峡竹博园等地,了解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梁平新年画、梁平石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和工艺,与当地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学者进行深度交流,进一步探寻这些民间手工艺的历史影响、传承现状及技艺创新特点,探讨传统工艺如何更好与当代社会紧密结合,焕发生机等问题。

“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梁平竹帘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其制作工艺可追溯到宋朝时期,于2008年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市民协副主席、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余继平看到精美的梁平竹帘、了解到传承方式后,给予了高度评价。“梁平竹帘制作工艺繁复,从业者须技术精湛且用心用情,全程‘眼到、手到、心到’。如今生活节奏快捷,梁平还有这么多中青年在传承这一技艺,并且有传承人走进学校向学生们传授,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余继平说。

5月24日,西大实中,调研组一行考察梁平石版年画。


同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木版年画,造型古朴、神态生动,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梁平新年画和石版年画是在传统木版年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的美术创作形式,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在实验小学儿童年画展览馆里,我看到老师带着学生制作了很多反映新时代、新生活、新风貌的梁平新年画,让我看到了年画传承的一个新的路径,这样的传承方式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发展下去。”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罗晓欢建议,梁平年画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制作一些时尚化、生活化的产品,让其进入日常环境当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其更具有生命力。

5月24日,区实验小学儿童年画展览馆,负责人向调研组介绍梁平新年画。


中国民协理事、天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坤同样认为梁平传统木版年画和新年画都传承得非常好,发展前景广阔。她建议,下一步梁平木版年画和新年画可以在文创产品的研发和制作上有所突破,助力梁平木版年画在全国打出更响亮的名号。

据了解,“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是国家财政扶持的文化艺术发展一级重点项目,是由中国民协策划实施的配合经济社会发展并服务于 “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重要文化建设工程。

此次调研采风活动立足川渝两地民间工艺传承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瓶颈问题,力求深入、扎实、细致、准确、实效,调研成果最终要形成针对性的建议、方案、报告、学术论文、专题报道,实现调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和助力基层民间文艺组织建设和民间文艺高质量发展。

5月24日,区实验小学儿童年画展览馆,调研组一行在欣赏梁平木版年画。


据悉,此次活动的调研成果将以《珠璧经纬——川渝民间手工艺调研文集》的形式出版。

“一路走一路看下来,我发现川渝两地在民间灯戏、竹帘和年画制作等方面联系紧密,两地文化同根同脉,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川渝一家亲。”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祥林表示,此次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推动川渝文旅主体联动,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川渝民间艺术优势资源,助推川渝两地文化、艺术、旅游、经济互动融合发展。

编辑 刘媛

审核 曾钰洪

编委 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