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投稿:lpsjb2006@163.com 联系电话:023-53223076 广告咨询 法律顾问
位置:
首页 详情

梁平这十年|党旗飘扬风帆劲 勇毅笃行书华章

蒋盛 09-28 11:17


编者按


十年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梁平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积极融入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即日起,家在梁平APP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梁平这十年”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新时代10年梁平在党的建设、创新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城镇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动员和激励全区上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凝聚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共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奋力谱写梁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党旗飘扬风帆劲 勇毅笃行书华章

——梁平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十年回眸


梁平融媒讯(记者 陶开星)十年回眸,是时间的标尺,亦是发展的刻度。


以党的十八大为起点,时间卷轴徐徐展开——梁平牢记殷殷嘱托,奋力向前奔跑,告别了延续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社会民生极大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交出了一份厚重精彩的时代答卷,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中贡献了梁平力量,书写了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伟大时代领航奋进,大潮奔涌砥柱中流。翻开党的建设这一页,我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作落笔有声,力透纸背,写满精彩。


这十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决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把新时代党的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凝心聚魂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过去十年,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我区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作为首堂课程、把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强党性铸就忠诚干净担当之魂,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十年来,我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高质量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使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宗旨意识更加牢固。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我区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健全“党委第一议题专题学、党校培训系统学、组织生活常态学、线上线下联动学”机制,通过集中轮训、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同时,我区紧扣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梁平落地落实,常态化开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回头看”,扎实开展“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等主题宣传,严格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全区1768个基层党组织和3.4万余名党员自觉扛起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治责任。


2021年3月23日,邓平寿先进事迹展,区公安局党员民警在重温入党誓词。记者 熊 伟 摄(资料图)


强筋壮骨 夯实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2022年8月30日,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区农业农村委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并接受习近平总书记表彰。这一荣誉,充分展现了我区新时代干部队伍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过去十年,我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抓好重大任务落实,检验基层党组织效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擘画团结奋进的新蓝图。


这十年,一大批能带富、善治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领头雁”。全国劳动模范、碧山镇龙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丽英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党建+村集体+业主+农户+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农田宜机化改造、盘活土地资源,打造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村,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当上“甩手掌柜”,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竹山镇猎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宗寿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农房变客房、竹林变公园、劳作变体验,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动演绎了“竹山”变“金山”的精彩故事,该村党组织也在建党一百周年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安胜镇金平村二组,蒋丽英在驾驶农耕机耕田。(资料图)


这十年,我区坚持把“堡垒”建在火线、将干部派到一线,在全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主战场、脱贫攻坚第一线及抗击疫情最前沿,处处活跃着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实干担当的身影。十年来,我区近200个先进集体和280余名突出个人获得全国、全市先进表彰,他们以行胜于言的付出,彰显了党组织“主心骨”和党员“排头兵”作用,把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书写在梁平这方热土上。


一面党旗,历经风雨,愈加鲜艳;一支队伍,久经磨炼,斗志弥坚。回望过去,奋进的脚步铿锵坚定,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熠熠生辉。


培元固本 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


过去十年,我区不折不扣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通过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培训、坚持人事相宜选准用好、坚持注重长远细化培养、坚持严管厚爱力促担当,锻造出一支量足质优的生力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添动力、蓄后劲、谋长远。


十年来,我区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全方位抓实干部教育培养,大力推进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引领党员干部争当政治坚定的明白人、业务精通的“多面手”、真抓实干的行动派、修身立德的好干部。同时,我区多渠道推进干部选贤任能,聚焦选人用人、关心关爱、褒奖嘉奖等维度,强化正向激励,推动干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000余期,培训各级干部14.5万余人次,分期分批选派大批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岗位经受历练,在实践中锻造了一批骨干力量。


严是爱,松是害。十年来,我区始终坚持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健全完善作风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做深做细做实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始终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用真心、付真情、动真格,不断优化干部健康成长环境,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梁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和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擎旗奋进、接续奋斗,以担当铸忠魂,以实干绘蓝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


2021年12月3日,“发言人来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梁平区发布活动在区全民健身中心举行。记者 刘辉 摄


我的这十年


“党建让猎神村变了模样”


竹摇清影罩幽窗。仲秋时节,位于百里竹海深处的竹山镇猎神村阳光和煦,天朗气清,一栋栋竹楼错落有致,散落在弯弯溪水旁,房前屋后花木相衬。不远处,梯型稻田湿地沿着沟谷向远处延伸。慕名而来的游客在这里悠闲地享受着生机盎然的美景和田园生活的恬淡。


竹山镇猎神村翠竹环抱田野,宛如世外桃园。(资料图)


然而,谁能想到,曾经的“猎神”却是一个采矿盛行、灰尘漫天,“白斑”随处可见,生态被严重破坏的小山村。


“最开始,我们村可不是这个样子,对比现在,变化实在太大了。”说起十年来的变化,猎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宗寿感叹不已。作为村庄美丽蝶变的见证者、亲历者,他认为,是党建让猎神村变了模样!


陈宗寿是土生土长的猎神村人,在他的印象里,猎神村的大变化始于2017年。


这一年,区里组织猎神村党总支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学习,到德清县参观民宿,大家都受到很大教育和启迪,感触颇深。痛定思痛后,猎神村党总支反复讨论,下定决心舍弃矿山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为此,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一方面认真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与村民算生态账、发展账,让村民深刻认识环境破坏会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党员带头干!”于是,党员陈万明带头关闭了年收入600万元的矿山,其他党员纷纷接力。在党组织和众多党员的带动下,村民们也陆续从矿山退股、退工。


陈宗寿说,党的十九大以来,猎神村先后关闭了村内的5座石膏矿,并划定生态保护区,加强矿区生态修复,开展塌陷、滑坡和河道整治,改造低效竹林。冬去春来,昔日矿山集聚的竹海恢复了群山叠翠的自然面貌,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再尘土飞扬。


同时,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这几年村里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整治拆除违法建筑,打造乡村小微湿地,积极推进矿山遗址文化挖掘,并利用闲置农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打造了猎神居、猎神三巷等,着力将猎神村打造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村民们纷纷放下破坏生态的“斧头”,端起了生态旅游的“饭碗”,成功让竹林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实现了竹山变金山的美丽“蝶变”。


无人机拍摄的猎神三巷。(资料图)


如今的猎神村,迈上了生态旅游“快车道”,每年实现村民增收360余万元,集体经济增收185万元、分红51万元。猎神村“美丽经济”正在兴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村庄。去年,竹山镇猎神村党总支更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些变化,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靠的是镇、村党员干部、帮扶干部和所有猎神村群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保持这种品质,更要不忘初心。”陈宗寿不止一次这样说。


在他心里,实现梦想的征程中,总有一面鲜红的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也给了他拼搏奋进的无限勇气。

编辑 王晶晶

审核 曾钰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