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聚焦民生关切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家在梁平客户端讯(记者 王小玉)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不仅是生产力,更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发展基础,是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2021年,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民生关切
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2449户
万人发明专利达2.5件
区市场监管局荣获梁平区营商环境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注册许可科荣获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1人荣获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
2人荣获重庆市市场监管系统先进个人
1人荣获梁平区营商环境建设先进个人表彰
深化改革赋能,营造宽松有序的发展环境。区市场监管局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分类推进落实526项审批制度改革。
深化服务提质,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服务大厅配置,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落实“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为3009户新开办企业免费提供首套印章和税控设备,节约资金292余万元。实行“容缺办”“分时办”“延时办”,将行政许可类事项在法定办理时限基础上压缩90%以上,实现企业开办最快0.5天办结。
深化监管增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印发《关于开展无证无照经营查处的通知》,召开全区无证无照经营查处联席会议,办结无证经营案件25件,对6个区级部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对2家电商平台开展反垄断检查,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13件。
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选聘343名村(社区)食品药品协管员,开展食品抽检2090批次,快检1710批次,药品、医疗器械抽检89批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747例、药物滥用186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267份。防范化解食药入库风险隐患2个,办结食品药品类案件239件。
严格餐饮行业安全监管。按照“格式化、痕迹化”要求,采取查来源、查使用、查员工,查去向等“四查”方式对所有餐饮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要求所有餐饮单位积极入驻使用“重庆阳光餐饮APP”以及安装“互联网+明厨亮照+AL智能识别”等智慧监管软件和设备,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2021年12月,我区1条文明餐桌食品安全示范街、8家示范单位迎接市级专家组现场验收。
严格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加大对使用单位证后监督检查力度,建立电梯、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等特种设备质量追溯体系,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加强设备检查和维护。率先在渝东北片区推进完成电梯“96333”应急平台建设,累计接入电梯2527台,报警救援处置率达100%。
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聚焦群众关切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证后监管和召回等措施,狠抓电动自行车、汽车及重点零部件、儿童和学生用品等专项整治,确保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注重引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营商环境法治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部门、乡镇(街道)市场主体培育的指导力度,通过做好“凤还巢”“小培强”“大招商”三大工程,盘活本土资源,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积极打造新的市场主体增长点。同时将培育质量纳入督导范围,实施月通报、季总结,确保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有力有序开展。
注重信用体系建设,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全面推行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引导市场主体及时履行年报和信息公示义务,科学建立统一的“黑名单”制度,指导企业及时开展信用修复。
注重典型示范,加快质量提升。围绕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布局质量基础建设,指导27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企业产品标准161个,新增认证证书68张,鼓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助力企业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新增国内注册商标953件、授权专利664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全区商标总量8232件、有效专利220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
注重民生关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持“以法为尺、以人为本”原则,开展粮食市场秩序、长江禁捕打非断链、“双打”、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办结案件405件,有效震慑网络传销等扰乱市场行为。
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高标准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通过聚焦消费顽疾,深入落实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为问题快督、纠纷快调、舆情快处等工作举措,全面加强消费维权监管力度。2021年,处置化解各类举报投诉160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1.74万元。
区行政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指导市民办理业务。记者 张晓庆 摄
春潮澎湃起,奋进正当时。
接下来,区市场监管局
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
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编辑 周旋
审核 曾钰洪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