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日 星期二 晴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家在梁平客户端讯(记者 杜杭)3月3日,是梁平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的第13天。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坚韧的意志和浓厚的爱意筑起最强大的“盔甲”,齐心协力守护着患者,与病毒战斗到底。
“盔甲”之下,这群平日里严谨细致的“白衣战士”们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柔软一面:会因为患者的一句话而感动,会因为简单的小事而开心满足,会因为身体的不适而着急,会彼此开玩笑,互相打气。“其实我们不仅医治病人,我们也是在相互治愈。”队员的一句话道出了一线战“疫”者的心声。“盔甲”之下,他们更加可爱可敬。
3月2日,梁平医疗队队员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
“病人的一句话,我开心了很久”
“今天我上的是责护班,像往常一样,提前一小时集合上班。我和王海均一起分管16个病人,大多患者病情稳定,生活可以自理。去给25床患者打针时,她正和亲人视频说:‘这几天都是重庆来的护士在照顾我们,她们都很细心,态度也很好!’真的是很平凡很小的一件事,却让我特别感动,开心了很久。患者的康复,战友的平安,就是我每天最开心的一件事!”3月2日,队员高珊珊在日记里记录着自己的小满足。
3月2日,队员高珊珊的日记。
“眼睛过敏了,我恨自己不争气”
“昨天晚上上班,穿好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后由于酒精刺激黏膜,眼睛充满血丝。院感老师让我取下护目镜休息一会儿,战友们也叫我休息好了再进病区。眼看着时间过了二十多分钟,我着急了,觉得自己不争气,拖了大家的后腿。”3月3日,队员郑莉莉在日记里记录着自己的小纠结。
因为对酒精过敏,郑莉莉双眼布满血丝。
凌晨两点,出租车师傅送医护人员回酒店,郑莉莉感动地拍下照片。
“进病区后,眼睛一直都疼,还有些反胃想吐,我第二次提前出了病区。转身离开时很难受,当时病区有些忙,我走了便增加了大家的工作量,我真不争气,大家都没事,就自己矫情,有着很大的罪恶感。大家下班后没有怪我,反而关心着我,让我的罪恶感更大了。只希望自己别再矫情,别再出状况了!”走出病区,郑莉莉拍下双眼充血的照片,孩子般在照片上写道:“因为你,导致我提前三小时出病区!”
3月3日,队员郑莉莉的日记。
“一碗鸡汤,就能让白衣天使高兴得跳舞”
“今天无意间喝了两碗‘鸡汤’。一是重庆医疗队的护理姐妹们为患者送上了热腾腾的鸡汤,帮助他们调养身体,战胜病魔。还有一个则是武汉方舱医院的护士下班时听说有鸡汤喝,竟然兴奋得学小鸡跑。前面这碗鸡汤爱意浓浓,后面这碗鸡汤滑稽好笑。但我感到一阵心酸,一碗鸡汤就能把她们兴奋成那样,我们的白衣天使都有一颗坚强乐观的心,苦中作乐,随时让自己满血复活。”3月2日,队员谭国军在日记里感慨道。
3月2日,队员谭国军的日记。
“队员们笑我像啰嗦的大妈!”
“李老师,您太细心了,像我们的兄长,也像个大妈!”这句玩笑话,说的是梁平医疗队副队长、区中医医院医务科科长李和龙。作为医疗队负责人,他深感责任重大,自到武汉起,不管再忙再累都要时刻关注队员身心健康。“只要一有空,他就逐个找队员谈心,细致地询问生活工作上的所有问题。大家又感动,又觉得他啰嗦得可爱!”私下里,队员们便开玩笑,说他像家长里短的长辈。
玩笑话中蕴藏着暖暖的爱意。“我们都特别感谢他,他比我们更加辛苦。”队员们说。
“关心你们是我的责任,我有义务把你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都带回去。”李和龙说。
李和龙与队员谈心,记录他们的生活点滴。
编辑 周芯羽
审核 杨志
值班编委 陶斯军